此帐号已被封,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
文章于 2022年7月12日 被检测为删除。
查看原文
被微信屏蔽
其他

为了抹黑院士,公知们又集体出动了!

嘶吟 2022-07-12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我说的都对 Author 拆台

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:我说的都对,ID:wsddd2019,作者:熊儿子(拆台)

1428字10图,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
欢迎转发分享到朋友圈与微信群



大家好,我是拆台。

今天,咱们来简单辟个谣。

先来看公知及其拥趸们为我们展现的剧本。



虽然个中话术略有不同,但殊途同归,他们想要阴阳怪气的事情只有一件:

怎么能在庄稼地里走红毯呢?


01.

我昨天讲过,看待问题的正确姿势,应该是“先问是不是,再问为什么”。

显而易见的是,这群人的某些,连阴阳怪气的基本要素都不具备。

什么叫阴阳怪气?

列举的事例,十有八九是真的,只是在集火的方向出现些许偏差,从而带歪舆论。

但是这件事情呢?

右边的蓝衣服压根就不是李建生教授,而是负责接待的公司经理李继军博士。


可能有人会说了,就算如此,即便是人名出现错误,整件事情也很莫名其妙啊?农间的地头里,干嘛要铺上红毯呢?

如果,我是说如果,你也有类似的疑问,那么我只能说,你的认知可能已经被媒体/自媒体联手打造的舆论环境给影响了

02.

走红毯就意味着腐败吗?或者说,红毯是走向腐败的必要条件吗?

当然不是,普通人结婚的时候还好走个红毯呢。

在我看来,很多之所以在第一时间觉得很突兀,主要是因为他们认知里红毯会出现的环境,与庄稼地不相符合,甚至是强烈冲突。

但其实一点都不冲突。

因为,就这种廉价的红毯,出现的场合绝对不会是婚礼,而更多是其他公共场合,比如大学的教学楼/宿舍门口。


回到这件事情上,请问当时是什么场合?

新闻报道里其实写得很清楚:

两位教授之所以选择走红毯,是因为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刘寨村的玉米示范田内,“豫单9953玉米新品种”通过测产验收,取得了“平均亩产1127.45公斤,机收实测产量1044.68公斤”的历史最高水平。


为了搞好这一重大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,发布方没有选在研究室、会议室搞发布,而是在试验田的红空地上临时搭建了一个台子,做了张喷绘布当背景,铺了一小段红毯,为这个成果增添几分喜庆



所以,不是走的人有问题,而是选择性指摘的人有问题。

你以为他们会不清楚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?

当然不是,但他们的立场决定了,他们的言行举止注定不会中立客观,而是会通过各种手段(比如断章取义)抹黑政府工作。

表现在这件事情上就是,不分青红皂白,不管来龙去脉,仅凭一张图就来抹黑院士教授。

03.

但是,就像鲁迅先生说的,“捣鬼有术也有效,然而有限”。

特别的,在经受过公知等负面教员的拷问后,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走向独立思考的康庄大道上。

即便限于某些原因,他们不会去查证。

但是,由于公知们的臭名昭著,他们在看到类似情况的时候,往往也会选择让子弹飞一会。

而在等待的过程中,某些真相就会浮出水面。

这当然是好现象,不过,我还是想说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类似的照片尽量少拍。

这种照片就很难出问题

尽管查实不难,但在传播的受众上,或许不尽对等。

必须清楚,我们的宣传工作,更多的是拉拢朋友,以孤立敌人。

如果某件事情让宣传工作的根本受到影响,就要尽力避免。

相关文章:

我用一天的时间思考与写作
请你花一秒的时间点个“在看”
如有启发,欢迎打赏分享
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